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寫報告好討厭啊(十二) 簡報檔的最低要求是什麼?

版面型式不是來自規定,而是根據整體結構、內容多寡、議題類型與圖文搭配程度而定
表達能力有三個面相:文字、口語及視覺表達,而口頭報告則需要同時展現三個能力,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

我在此先談口頭報告的簡報檔製作。但是先說好喔,這不是簡報課,不是資訊繪圖課程,所以我沒打算在這邊談什麼厲害的美編、排版和動畫技巧,那些東西看起來雖然厲害,其實離多數學生都太遠太遠了。就一個科學報告來說最重要的是架構的完整與內容的紮實,有了這個,才能談口語與視覺表達該如何進行,而且做得到最好。

假設你們現在有很完整的架構和內容好了(我們就假裝真的有,雖然我知道一定沒有),要開始做投影片了,老師又沒有非常要求美觀或設計感時,最低限度可接受的標準是什麼?就分成X方面來談談吧。

首先是內容:

  1. 你的架構是什麼?你認為你的口頭報告應該分成幾個部份?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是四大部份?那前言中又有幾個部份?現象、動機與問題、前人研究與假說,還有研究目的嗎?
  2. 各部份之間的比例為何?我們都怕雷聲大雨點小,也怕一進入主題沒看到重點卻掉進十里霧中,也怕結論大爆發但前面什麼都沒提,所以你如何拿捏各部份的比例?除了依據內容分配,還要顧及起承轉合,更要在時間內講完。
  3. 各部份的深淺合理嗎?你在前言中只提到「生物多樣性很重要」這種情感性的宣示,然後馬上在材料與方法進入「養殖水產動物的遺傳瓶頸效應偵測」,這之間的深淺就是不合理。
  4. 各部份的連結順暢嗎?你要談的是「孔雀魚屬物種間的機械性生殖隔離」,但是你一開始介紹了孔雀魚這類生物以後,就直接跳接「雄性交接器的形態」,然後再跳「子代的基因雜合程度」就是接戲接得很差的意思。議題陳述應該要從大到小,由淺至深,每一個環節都不可以漏掉,那怕只提到一句話都得提才能連戲。
  5. 各部份內容的複雜度有多高?不管簡單或複雜,你的觀點都應該要被好好地陳述,因此在簡報檔上一般來說會使用條列式呈現。但是如何把內容好好地條列化?又來了,又是分析歸納的功夫。你得確認該議題有多少重點,各重點之間有沒有因果、關聯、獨立、時序性。各重點的份量與重要性是否接近?就好比「安德拉斯孔雀魚的形態鑑識特徵」項下有「體色」、「花紋」、「側線鱗列數」、「交接器結構」四項。這四項之間彼此獨立,份量均等、湊起來又能完整回應這個命題,就是好的條列式。但如果你列出個四項是「花紋」、「黑點」、「體型」、「尾鰭長度」就有很大的邏輯問題。因為黑點是花紋的一部份,尾鰭長度會影響體型判斷。
  6. 那些部份該放不該放?我認為一定不需要放的就是「把所有參考文獻列在最後一張投影片列出來」。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經常有學生這樣做。那是一種很爛的溝通方式。請問把那些文獻列在最後面,聽眾能記得嗎?聽眾能記下來嗎?聽眾能知道某個文獻之所以被引用是因為支持了什麼觀點嗎?把所有文獻在最後一張投影片列出來唯一的功能就是「告訴別人我好用功」,但那是非常不好的資訊傳達方式,拜託不要再使用了。第二了不需要擺進來的就是「原始資料來源 (raw data)」。你應該要呈現的是被分析評估過的數據,而不是原始資料來源。好比平常的筆記、記錄、實驗操作過程照片(我指的是照人而不是照研究的材料與必要設備),都不應該被擺進來。如果想要呈現這些資訊,可以上傳到部落格或雲端就好,沒有必要在有限時間與空間中「顯示自己做了好多的事情 (且經常是雜事)」。此外,實驗設計應該被說清楚,但是「眾所皆知的實驗流程」,如果已經是一個大家公認的常識,好比「攪拌子應該擺在液體中才能轉」就別寫出來了吧。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也是來自於大量閱讀所得到的概念。沒讀書,就會什麼都不知道。

    好了,確立以上事項以後,你才知道投影片大概要做幾張才恰當、每一張投影片中可以擺多少內容,文字與圖片的搭配可以怎麼做。
其次是文字的撰寫與編排:
  1. 項目符號的使用:很多學生總是弄不清楚怎麼使用,所以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配置。例如把符號(例如:@或#擺在數字之前,或是把低位階的符號擺在高位階符號之前)。正確的順序是:壹、(壹)、一、(一)、1、(1)、A、(A)、a、(a)、I、(I)、i、(i)。但因為一般來說口頭報告的標題層級不致於太複雜,頂多只有三到四級,所以多半使用「一」到「(a)」這個範圍。至於什麼空心圓、實心圓、空心方塊、實心方塊,可以和數字混用,但在整個報告之內需要有一致性,而且僅限用於口頭報告。一般正式的書面報告格式並不接受這些全型符號作為項目符號。
  2. 語氣:自然科學領域的簡報文字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精準、詳實且精簡。把「嘴巴想要說的話整個打上去」,或是「未經整理,去頭去尾就把一段話貼上」都是不對的。儘可能使用「物」與「事」當主詞,而不是「人」。因為使用人當主詞聽起來就不客觀。也又是說,投影片中根本不應該出現「我們這組想要....」、「我覺得.....」、「老師有說....」這類東西。如果出現了,就是不專業。
  3. 首句的退格:我實在不懂為什麼很多學生做簡報的時候第一行句首還要空兩格?這又不是寫作文,又不是寫悔過書,幹嘛還要空格。不必啦,所有的句子齊頭對齊就好了。
  4. 全形半形應統一:若設定這是個中文為主體的簡報,那所有的標點符號都應該是全形。但是英數字則是半形字,包含括號。
  5. 專有名詞與縮寫:這也是常識,所有的專有名詞第一次出現時應該加註原文,而縮寫第一次出現時也應該要加註完整拼寫,以免聽眾看不懂。
  6. 應以斜體標示的詞彙:這個是常識。除了屬級與種級分類群學名一定要斜體以外,許多表示生物或實驗「狀態」的拉丁文或法文(例如in situ, in vitro)也應該要以斜體表示。有興趣請參考NCBI的Style Points and Conventions
  7. 字體:我認為一般科學性的報告不需要太花俏,這與科普演講和簡報比賽完全不一樣。在安全的考量下,我認為英文字體使用Arial就可以了,而中文字體以黑體或圓體較安全。為何不使用Times New Roman?主要是因為筆畫細,字級一小就看不清楚。標楷體雖然被認為是正式公文的字體,但是就現在這個年代的簡報風格來說,標楷顯得呆板無趣,而且只要字級一小,筆畫就黏在一起。此外,不要亂用粗體字,粗體並不一定會讓資訊變得清楚,有時候只會讓字糊在一起。
  8. 字級:我並不認為字級是一個應該被規定的議題,這取決於議題類型、版型,還有呈現的意圖是什麼。但字級的安排還是有基本規範的,也就是「越高層的字體越大」。例如主標題一定比副標題大,圖說文字一定比內文的文字要小,但是又不能小到完全看不見。
  9. 字色:有些人很愛在少少的文字上標一堆顏色以顯示「這是重點」。但是整張都是重點看起來就會沒有重點好嗎?另外也一定要留意不要在深色底上放深色字,在淺色底上放淺色字。在很複雜的背景圖片上讓字的顏色一直變更是大忌。
再來是圖片的搭配
  1. 可以使用簡報軟體的預設底圖嗎?我認為沒有不可以,雖然我認為多數簡報軟體的預設圖庫都很俗,很糟糕,很醜,很low,但沒有真的不能用。如果你就是想要做出充滿蓮花和正能量的長輩Line圖風格我覺得沒有不可以啊。但對初學者來說,不要沒事選一些有的沒有的底圖來擾亂聽眾的視覺,我建議使用白或黑底就好。
  2. 怎麼搭圖?每一個議題領域對於圖文搭配的需求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我要談理論生態的模型,那麼簡報中的主體其實會是數學式以及演算後的結果,而不會是生物影像。如果是動物力學,簡報中的主體會有形態與力矩力臂的概念圖、會有數學式與部份的演算概念。若要知道怎麼搭圖才是專業的,請大家一定要看專業的書籍與科普雜誌,看多了就會知道什麼樣的搭配會被讀者認為專業且有趣。
  3. 圖片有多少類型?圖片類型很多,大致上有以下幾類:「裝飾用,為了讓背景不無聊配上與議題相關事物的圖片」、「顯示材料,不管是細胞或個體生物」、「顯示議題概念的示意圖」、「顯示實驗設計的概念圖」、「顯示實驗設備的裝置圖」、「顯示實驗場地或樣區的場景圖」、「顯示數學公式與演算流程的圖片」、「顯示統計結果的統計圖表」、「協助報告流程進行的小卡通圖」等等。
  4. 所有的圖片都應該要發揮應有的效果: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是需要放大才能看清楚的圖片,就請不要縮得小小的。
  5. 不要沒事亂配圖:什麼叫亂配圖?明明在講某個天然物的結構,投影片中沒事插入自己家的狗或嬰兒,或是放進「大家完全不熟的人的照片」(例如快要離職的助理),這真的很無聊。喔對了,有些人的投影片超無聊,就只有最後面那張Thank You最華麗(對啊大家終於醒了),真的好糟糕。如果無聊,就連Thank You那張也低調一點可以嗎謝謝。
  6. 不要沒事讓圖片變形:大一學生的投影片中超容易出現那種沒事讓圖片變形的玩意兒。例如本來是540 x 480的圖片,卻被拉成1024 x 350,我不懂啊弟弟妹妹們你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7. 使用解析度良好的圖片:才72dpi的圖片硬要被放到整版都是滿的,真的是強人所難,請使用高解析度圖片謝謝,而且,解析度和檔案的長寬大小沒有必然關係喔謝謝。
呼呼~我們終於進行到排版了
  1. 格式一致很重要:除非你是非常高竿的簡報製作者,已經不需要格式了,否則請你在一開始的時候設定好一個格式來安排簡報內容。什麼格式呢?邊界、各層級資訊的字級、字體、顏色,圖文框的位置與對齊方式等等安排都是一致的。只有一致性才能帶給聽眾信賴感。每一張投影片都不一樣看起來就很糟糕。
  2. 圖片不要亂疊:有些人很愛讓圖片疊在一起,還跑出來,看起來像那個吃到飽餐廳裏面那個Haagen Datz冰淇淋,永遠會看到瑞巧裏面有香草的渣渣,草莓裏面有瑞巧,看起來就胎哥加矮額,那個純粹感就沒有了知道嗎?
  3. 畫面平衡:我不是說所有的畫面都要追求比重與色系的平衡,如果你現在在參加什麼版畫雙年展或設計大展我就覺得沒差。但是現在在談科學簡報時,圖文比重,要讓資訊重點可以清楚傳達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現在要談一個很複雜的假說,你就不應該讓超大張的圖片搶走視線。
以上是我認為一個簡報的最低要求,真的是最低要求喔。

寫報告好討厭啊(十一) 什麼叫議題結構?

批評看起來很龜毛,但是這個議題分析本身很錯落,也不完整
「議題結構」(issue structure)對經常在讀與寫作的人來說,是一個再也平凡不過的概念。但是對大一同學來說卻難如登天,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白話文講給你聽,所謂的「議題結構」就是「這個議題本身所包含的各種元素,以及這些元素之間的關聯與因果」。有什麼元素?不外乎是知識、技術與工具。知識有核心、週邊和延伸知識啊,技術工具也有立即可用和現在不可得的部份。

我講起來很簡單,但是大一學生還是聽得模模糊糊,為什麼?因為大一學生在過去的所有學習中,完全欠缺「議題分析」的訓練與經驗。如果沒有分析過,又怎麼能看到結構?但什麼是「分析」?分析是看到東西隨便拆開嗎?還是基於閱讀與思索的經驗,所以能夠判斷「什麼是元素」,還有彼此之間的關聯與因果?一直傻傻讀課文和做測驗卷就不會知道這些東西了。

我來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叫作「放養魚類是否可以滅蚊?」,而我需要學生去分析議題結構,那麼學生應該要能夠想到什麼?他們應該要知道為什麼這是一個值得被提出來討論的議題,也就是說,這個主張為什麼有值得商榷之處而不能直接說「對啊就是這樣」。所以,每一個問題被提出來的時候都應該要具備這個基礎,如果連為什麼問這個問題都不知道,那就是沒事亂問,就好像我問你「你喝水是否會解渴」一樣莫名其妙。

「放養魚類是否可以滅蚊?」的主張之所以會被拿出來討論是必須有前提的。但這個主張一定是要因應一個問題,問題來自於現象,所以現象是什麼?那個現象就是「登革熱病媒蚊指數超高病例超多」,因此「如何滅蚊」就成為一個問題。「放養魚類滅蚊」就成為一個主張而這個前提是因為有人主張「在小型水體(例如果園中的儲水桶或水族箱)中放魚就可滅蚊」,也有人主張「在開放性的水域(例如野塘或溼地)放魚就可滅蚊」。這樣的主張為什麼應該被懷疑?是否違反了什麼實務操作上的認知或學理上的原則?首先,如果只是小水體,為什麼不乾脆把水倒掉就好,而需要把魚放進去?如果小水體可以被清理掉,問題就消失了對不對?

好,但問題就是在於儲水桶的存在是必要的,如果儲水桶不能被拿走,又要養魚滅蚊,這就會導向一個根本性的理論生態問題:「在有限的空間下,在農友應該不會主動餵魚(也就是提供食物)的情況下,掠食者(魚)能夠在水桶中順利成長與永續繁衍嗎?」如果這些想要回應這個問題,就會滾出更多的問題,而問題問得是否完整與精準,就會影響對所需參數的預期,實驗的設計,理論性預測與結果的詮釋。
從觀察到實驗操作的過程其實是很長的
所以如果我們想知道「在有限空間而且不被餵食的情況下掠食者是否可成長且永續繁衍」這個問題,需要知道那些基本知識?我需要知道掠食者與獵物之間的關係。什麼關係?掠食者需要吃多少獵物與什麼發育狀態的獵物才能成長、達到性成熟、交配、產下下一代、而下一代還能繼續成長、在空間有限的狀態下,掠食者的密度是否有臨界值?掠食者的壽命有多久?族群增長模型是什麼?問完掠食者方面的問題,還要問獵物方面的問題。所以有好多好多的問題可以被問,但是我們怎麼知道這些問題應該被問?那就只好請你回去看群聚生態學(community ecology)的課本或詞條,還有類似議題的研究案例,這樣你才知道提出這些問題是否合理?所有的問題之間的因果性、時序性、關聯性是什麼?所有被提出來的問題被一一解讀以後,是否就能完整回應你最初的問題:「放養魚類是否可以滅蚊?」

好,除了小水體,還有開放水體。如果在開放水體中,空間限制因素變得比較小了,動物可活動空間變大了,而且不是水桶,而是一個有完整的水生植被的池塘時,那要如何思索這個命題呢?

為什麼這麼龜毛?如果一開始在這個部份沒有想清楚,你就無法預測資訊的閱讀量有多大,沒有足量有效的閱讀,就無法得到進階的資訊來協助你進行更深入的議題探索、假說倡議、實驗設計與流程(protocol)的演練,當然也不會有結果。如果上述都沒有,當然就不可能會出現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進度規畫」。如果沒有進度規畫,你就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進行到那裏,還有多少需要努力了。

聽起來超煩的,但是抱歉,真實的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好東西也是這樣生出來的。只要有任何的環節出問題,就會變成爛想法、爛產品、爛過程,還有爛政策了。

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寫報告好討厭啊(十) 那些令人抓狂的錯誤引用格式

許多談論文寫作的書或是網站都會教學生如何在書面報告(包含部落格文章)與口頭報告的簡報製作上引用與引述資料。這些書籍與網站通常會說得很清楚:格式有很多種,但是原則就只有少少幾項。當我們努力地教學生正確與精準地引用文獻時,還是會發現有些學生完全無法理解,這讓我覺得超擔心。為什麼擔心?智力測驗的時候不是都會有一些「請你觀察問題中的數字或圖案,自行歸納出規律性或原則,然後預測下一步應該怎麼走」的問題嗎?為什麼你會答對?因為你懂得什麼叫「觀察」、「分析」、「歸納」和「模仿」。

那為什麼到了文獻格式就亂糟糟?是出什麼事嗎?

我認為根本性的問題是「許多學生從小到大沒有好好讀過一本書」、「課本和參考書裏完全缺乏參考資料來源」、「在教學上也不在乎資訊來源與品質」、「只要會解題和考試就好」。所以學生根本連「作者是誰」、「何為姓何為名」、「編輯是誰」、「卷期數是什麼」、「頁數是什麼」都不知道。

國高中交出去的報告在文末總是千篇一律地貼上超莫名的網址,而且也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勁,一到大學一年級當然會覺得莫名其妙啊。

所有論文寫作的書都會告訴你,基本的文獻引用格式分兩類:文內的引用與文末的羅列。而在文末的羅列方面,書面報告(與部落格文章)和投影片的方式又不相同。那個格式的基本款也不過就是「作者 + 年代 + 標題 + 出處 + 頁數」,為什麼學生還是不會?

我再說明一次原則(講了N次),然後我要舉奇怪的例子看看大一會犯什麼錯。

一、文中的引用:

文中的引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作者,年代)」,一種是「作者(年代)」。舉例來說:「Yen (2015)認為大一學生文章寫得很爛是因為語文教育失敗的關係。」和「有學者認為大一學生文章寫得很爛是因為語文教育失敗的關係(Yen, 2015)」的差別在那裏?「作者(年代)」是被該句當成主詞的,也就是句構中的一部份;但是「(作者,年代)」則是擺在一個觀點之後來佐證確有此事,但是不是句構中的一部份。

要使用「(作者,年代)」或「作者(年代)」完全要看寫作者想要把「事」或「人/研究」當成主詞。

在文中引用時,單人或兩人作者的姓都要被列出來,但若有三人以上(含)的作者,那就只要以第一作者當代表,再加上et al (西文)或「等」即可。例如Yen, Lin & Hsu (2015)就應該被改寫成Yen et al. (2015)。

二、文末或投影片下的羅列:
我在先前的這篇這篇這篇文章早就提過文獻的羅列方式。在此我又要再講一次。請留意,要不要加逗點,句點,刮號,其實是依每一個出版單位的需求自訂。也就是說,學生應該要知道的是上述的「觀察」、「分析」、「歸納」和「模仿」,而非只照做一個格式。

(1) 如果是期刊論文,其資訊必須在文末被完整列出來。例如:Huang, M.C., Wang, S.M., Hsu, Y.W., Lin, H.C., Chi, C.Y., Liu, C.C. 2006. Long-term congnitive and motor deficits after enterovirus 71 brainstem encephalitis in children. Pediatrics 118: 1785-1788.

但若是在投影片中提到這個文獻,在文中只能插入Huang et al. (2006)或(Huang et al., 2006)。在該投影片下方,為了節省空間並讓聽眾可以馬上抄下有用的資訊,只要列出Huang et al. (2006) Pediatrics 118: 1785-1788即可。

期刊名在投影片中最好被縮寫以節省空間。而期刊名的正式縮寫請自己在google中查「期刊全名 + abbreviation」就應該可以得知。例如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縮寫就是PNAS。

(2) 如果是書,有兩個最常見的狀況:

A. 單一作者寫一整本書,沒有編輯:
文末羅列 - Yen, S.H. (2015) Why are freshman students so damaged? Kaohsiung: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150 pp.
投影片下方羅列 - Yen (2015) Why are freshman students so damaged?
B. 多位作者負責不同章節,有編輯:
文末羅列 - Yen, S.H., Lin, S.M., Hsu, Y.F. (2015) Why are freshman students so damaged. pp. 25-50. In: S.H. Li (ed.), Animal behavior is so interesting. Taipei: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投影片下方羅列 - Yen et al. (2015) in Li, Animal behavior is so interesting

SH Li是editor,Animal behavior is so interesting是書名,而Why are freshman students so damaged是篇章名。

(3) 如果是網路資訊,請確認引用的必要性,如果那個資訊極為重要,不引用不行,那麼請再看一次這篇文章,我在下面再講一次:
A. 有明確作者的網路雜誌文章:
文末的羅列:Jabr F (2012) Dollars and Scents: The Chemistry of a Delicious Tomato. Scientific American.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elicious-tomato-chemistry/ [accessed 20 October 2015]
投影片下方羅列:Jabr (2012) Sci. Am.

B. 有明確作者的資料庫文章:例如這個頁面要怎麼引用?

文末的羅列:Lusweti A, Wabuyele E, Ssegawa P, Mauremootoo J (2015) Keys and Fact Sheet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Paper Mulberry). BioNET-EAFRINET. keys.lucidcentral.org  Accessed August 2015
投影片下方羅列:Lusweti et al. (2015) BioNET-EAFRINET. 

C. 沒有明確作者或編輯,只以網站名或資料庫名為代表作者,例如CABI的這個網頁
文末的羅列:CABI 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 online data sheet. (2011)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paper mulberry). CABI. www.cabi.org/ISC. Accessed March 2011
投影片下方羅列:CABI 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 (2011)

以下我要舉一些奇怪的例子:

  • Agnes L. (2011) keys and fact sheet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k) (accessed 2011) 問題在那?連姓和名都搞錯、這個網頁並非只有單一作者、第一作者的姓是Lusweti而不是Agnes、Broussonetia的B沒有大寫。
  • Marina W(2015)An overview on pollination of the Neotropical Poales Scielo(LINK)問題在嗎?作者明明是Woloski M & Freitas L、期刊名明明是Rodriguésia、缺了卷期66(2)和doi
  • Johansson J. et al(2004)Oikos Journal Impact Factor: 3.44 問題在那?et al.和(2004)之間少空一格,(2004)和Oikos之間少空一格;Journal Impact Factor: 3.44是期刊的影響力指數,真是亂抄一通。如果真的看過這篇文章,應該知道卷期數與頁碼是105(3): 595-605。
  • N.C SMITH、A.M WILSON、K.J JESPERS、R.C PAYNE (2006) MUSCLE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PELVIC LIMB OF THE 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問題在那?這篇文章的引用方式應該是Smith NC, Wilson AM, Jespers KJ, RC Payne (2006) Muscle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pelvic limb of the ostrich (Struthioi camelus). J. Anat. 209(6): 765-779. (文章末尾)或是Smith et al. (2006) J. Anat 209(6): 765-779 (投影片下方),錯誤在於姓名順序,還有該報告中被引用文獻之間大小寫的不一致。 
  • Jespers、Payne、Smith、Wilson (2006) Muscle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pelvic limb of the 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問題在那?同學誤以為除了「西文文獻應依第一作者姓的第一字母排」,連在該篇文章裏各作者之間也要以姓氏第一字母排。沒有好嗎?正確的順序明明就是Smith、Wilson、Jespers和Payne啊~
  • 小林伸一、山田洋(1998)孔雀魚的飼養、培育法。問題在那?這是翻譯書,可以的話最好引用日文版的年代、出版地點與出版社。而且(年代)前後應該要有空格與標點啊。重點是,山田洋並不是作者,只是監修(類似審訂者的意思),所以不應該被列在作者之列。如果以日文列出,那應該是小林伸一。1996。グッピーの飼い方・育て方―人気グッピーの繁殖法を楽しむ。東京:成美堂。175頁。 
  • Shen, S.C.  et al (1993) 臺灣魚類誌 Fishes of Taiwan 問題在那?如果要使用英文就應該全部使用英文,不應該把中英文的書名併列。
  • Blackburn, M., Williams, F. (1975)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of Skipjack Tuna, Katsuwonus Pelamis, in an Offshore Area of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問題在那?你們誤信一個格式控管不好的網頁了。中研院的台灣魚類資料庫把這篇文章繕打成M. Blackburn and Francis Williams, 1975,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of skipjack tuna, katsuwonus pelamis, in an offshore area of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 Fishery Bulletin. 其實你們一查就知道這篇文章發表在Fishery Bulletin的73卷的382-411頁。因此在文末應該被繕打成Blackburn M, Williams F (1975)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of skipjack tuna, Katsuwonus pelamis, in a offshore area of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Fishery Bullletin 73: 382-411。在投影片下面只要出現Blackburm & Williams (1975) Fish. Bull. 73: 382-411就可以了,簡單明瞭。
  • 呂福原、陳民安(2002)墾丁國家公園外來種植物對原生植群之影響-以銀合歡為例。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報告第112號:15頁。問題在那?你們應該要引用整本報告,而不是15頁。

喔大家加油,老師乏了。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寫報告好討厭啊(九) 究竟要記錄什麼? 

圖片來自Robert Hooke的Micrographia

看來連"如何記錄"都要講了。

多數學生上大學之前根本沒有"觀察"的經驗。就算上過實驗課,實驗課本上的問題都是預設好的,早就指定你要看什麼,老師也會指定你該做什麼。不管是拍照、畫圖、或是度量,也都是設計好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這樣做?在什麼樣的場合回應什麼樣的問題時,你需要做這個與那個?為何需要量化?為何需要質化?如何度量?如何知道那是有意義的參數?如何瞭解那個現象值得記錄?如果要記錄,文字足夠嗎?照片足夠嗎?錄影足夠嗎?就算照像了,你知道你照了什麼?是否回應了問題?是否提供的佐證?影像的品質好嗎?

如果你從小到大做過一些所謂的實驗,卻連應該怎麼記載與量化現象都不知道,那就表示實驗課有可能是白上的。因為,只學到很片面的操作,卻無法說出來龍去脈啊。

現在已經不是大航海時代,博物學家到處去探訪未知的世界,在那個凡事都缺乏實證科學證據的佐證下,對任何一個現象產生天馬行空的想像都沒關係。但現在不同了。科學進展了幾百年,有很多的現象已經被解讀,被提出假說,而假說也被實驗檢驗過,所以大家就不能再自顧自地亂想一通,或是在完全沒有任何知識背景的情況下記錄一些不知道有沒有意義的數據。

我舉個例子。假設你現在想要瞭解兩種完全不同種的孔雀魚的生殖隔離機制,請問你認為需要記錄水溫嗎?如果需要,為什麼?如果不需要,為什麼?若現在把議題重點擺在生殖隔離中的機械性隔離部份,也就是雄性交接器(gonopodium)的形態差異是否與兩種孔雀魚雌雄間的雄魚求偶行為與雌魚接受程度有相關性,那麼你需要水溫這個參數嗎?

需要。因為你需要確保受試魚隻是在一模一樣的環境下被圈養,排除不必要的變因。但是,溫度會進入這個現象的驗證過程或演算嗎?不會。

第二個例子。如果你想知道林下小苗(seedling)被動物利用的狀況,那麼你可能需要記載動物的種類、利用形式、林下小苗與動物在區域中的分布形式、林下小苗的大小等等數據。但是在花時間進行這麼多的現象記載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是"究竟有那些參數或其演算結果可以顯示利用方式、物種豐度,或專一性的差異?" 你不能問我要量什麼,而是應該要看書。你從過往的資料中應該可以歸納出前人研究究竟要回應什麼議題,而為了回應那個議題他們收集了什麼樣的數據,進行什麼樣的統計來檢驗假說是否成立,現象是否存在。把所有需要收集的數據一字排開,才能再根去現況、時間與技術的限制,以及對回應議題的有效程度來篩選應該記錄的參數。而不是胡亂找數據(例如高雄某個測候站的氣溫資料)。

第三個例子。影像記錄一向是生物科學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環,但是應該拍什麼?怎麼拍?與如何呈現本身就是一個學問。拍到了、拍好了,和拍美了完全是三回事。為什麼?假設你用紅外線攝影機拍到山羌跑出來,就是一個足以被辨識為山羌的光影,足以佐證山羌生存在壽山。但是那樣的影象品質不可能提供山羌是否發情或體重的資訊,也不可能因為那樣的照片而引起大眾對都市內僅存山羌的關注。當目的不一樣的時候,影像的記錄與呈現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一樣是談斑馬魚的行為,你在youtube上那種由玩賞價值出發的側拍JoVE上所見到的實驗操作影片一定不一樣。那麼你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我的建議是:多讀書,多看,多思考。不要等著別人救你給你指點迷津。你需要自己發現"很棒的東西",然後想想"它看起來為什麼那麼棒"?"我有能力模仿嗎?" "學著照作以後像嗎?適合嗎?"

做完以後請別人指教。這樣才能學到眉角,而且到最後發展出自己的知識呈現品味。

請記得,實驗中的影像或文字記錄絕對不是為了要"顯示我有在做實驗",或是"心情札記",你的所做所為都應該要能回應科學問題,而且提供佐證。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進度報告是怎麼一回事?是要逼死誰?

由於從10/28-29起,每隔一週就有一次的進度報告,所以各位需要知道什麼是完善的進度報告。

首先是"進度報告"的內容。一個好的進度報告一定要清楚說明"現象"、"問題"與"目的"。否則聽眾就無法得知這個小研究究竟打算幹嘛,期待是什麼,還有理想是什麼。接下來你需要告知整個研究的架構。什麼是"架構"?也就是假說檢定、實驗操作、數據分析這些部份。因為這是個"進度報告",所以你也一定要說明"預定完成工作項目以及已經達成工作項目",要不然就沒有進度可言。最後說明目前為止遇到的挑戰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其次是這個進度報告的投影片製作。就如同學期一開始的練習,所有的投影片都應該呈現清楚的邏輯、穩定的設計排版、嚴謹的資料引用,還有適當的圖文安排。然後拜託文獻引用格式不要再錯了。

最後則是口語表達。因為我們只做3-5分鐘的口頭報告,因此報告時一定要減少不必要的贅詞與廢話。許多廢話都會佔用你報告的時間,最後既無法完整交待進度也無法引起聽眾的共鳴與興趣。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有必要讓大一手繪一堆生物結構嗎?

圖片來自Fairman Studio

這其實是我長期以來的困惑。我相信生物精細繪圖對科學工作來說非常重要的,在那個沒有攝影技術與影像軟體的年代,繪圖是生物學者記錄現象的唯一也是最佳方法。繪圖有很多的好處,你可以經由觀察與技法,還有想要表達的意念去蕪存菁,所以不需要拍了一張照片以後想辦法修圖,你也可以看到海龜前肢內的骨骼與肌肉束。你可以決定你究竟要以示意圖,精細素描或是兩者或多或少的混和體來表現生物的形態結構,甚至是行為。

這絕對是一個專業。

但是我對於在大一的必修課中要求所有學生畫圖的必要性一直保持著懷疑。尤其是畫細胞、畫這個那個,還有打點。

為什麼我對這樣的要求抱著懷疑的態度?理由如下:

  • 學生缺乏生物繪圖歷史的知識與技法演練,最後都只是照描課本上的東西。那叫臨摹,沒有意義。如果要讓學生畫圖,老師有必要說清楚各種畫風與技法會使用在什麼場合?還有這些技法的門檻,而不只是丟下一句"你們就畫吧"的指令;
  • 我不太相信台灣有多少老師與助教自己能畫出很好的圖,然後據此要求學生照著做。請各位舉個手舉例一下,台灣有多少老師與助教能自己畫出高超精細畫的?如果可以,再來引導與要求學生才是合理的;
  • 繪圖是一種天份,我們不能要求真的沒有天份的學生做他做不來的事,然後產生很大的挫折。這本來就不是一種硬是要求他就能照作的事;
  • 繪圖不是記錄描述生命現象的唯一方式。我認為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然後向他們顯示不同的記錄方式所應該要達到的基本要求,也就是精確記載與清楚標示;
  • 打點根本就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唯一的技法。如果我們真的要訓練學生畫圖,應該要同時能夠教他們使用正確的工具,包含紙與筆的選擇,還有輔助工具(如網點紙)的搭配,包含投影、比例、陰影、立體感都要做到位。不管只是示意圖、line drawing或是sketch都有其使用場合與功能。這些都應該要講,而不只是要求學生打點,搞得像打樁機一樣,但是一點意義也沒有。
  • 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必要的能力,而且畫得好不好很難由一個學期的課來提升。所謂的學習是"經由引導而獲得新的知識與能力",而不是"本來就會了然後在一個課程中如魚得水,或因為沒有天份而深受打擊"。
我一直認為在生命科學體系的教育中,能夠欣賞生物的藝術性也是一種重要的素養,然而這本來就很直觀,不是所有學生都非得appreciate一隻海龜的腳不可。如果你希望他發揮觀察力與培養記錄的技巧,那麼我們應該要教的是完整全面的生物影像處理,而不只是讓沒有繪圖天份的學生感到難堪。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寫報告好討厭啊(八) 老師我們這組有爛組員


除了能夠獨立思考,科學家也應該要能夠進行團隊合作,這也就是為什麼除了個人作業與測驗以外,我希望學生能夠從專題報告中學到合作的精髓。

雖然人是社會性動物,大家也知道助人與合作為社會性動物的演化成功之本,但是合作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想,連螞蟻都在偷懶了,人也是會打混的。但是因為老師是人擇力量,而且很強大,所以如果同學的合作失敗,就會被當。那麼同學有可能因為面臨強大的人擇力量而選擇同舟共濟一起面對風風雨雨嗎?

總是會有同學跟老師說:「老師某某某根本不來討論,上課也不出現,那他會拖累我們嗎?」也有同學會說:「某某某都不做事,都是我們在做,他憑什麼得到我們一起努力的分數?」


說得真好。

老師也覺得不付出的人就沒有資格得到分數,所以如果有任何同學覺得組員在擺爛,你們受不了了,記得讓老師來裁處。又因為分組報告所佔分數比重很高,所以一個不小心,噹噹那樣的人就會消失了。

其實相對於完全不參與(也就是disinterested和lazy),愛碎念(blamer)或難以妥協溝通(defensive)都算還好了。總之,有爛組員就讓老師知道,老師會讓他消失。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寫報告好討厭啊(七) 究竟要如何在文章內引用與羅列網路資訊?

圖片連結自Xavier Library
我希望大家轉貼一下,我真的是受不了學生不會在文中與文末引用與羅列參考資訊的樣子。每次都說「以前老師沒有教」。喔我真的希望一開始老師就要教。學著陳述一個有憑有據的觀點不是很重要嗎?為什麼每次看到國高中生或大一學生的報告,都是自顧自地寫一堆五四三,然後最後貼上網址,尤其是wikipedia那種充滿亂碼的鬼東西呢?這樣居然也能過關拿到成績喔?不會吧。


我知道很多學生根本搞不清楚狀況,所以不理解為什麼大學教授會抓狂。好吧,我上次已經說過一般文獻(書、期刊)的引用與羅列原則。但是如果是在文章中要引用網頁資訊,尤其是寫部落格文章要怎麼做呢?

喂同學,你們平常看那麼多網路文章,都沒發現別人是怎麼做的嗎?應該有基本的觀察、分析、學習模仿能力吧?怎麼會讀了一堆文章,卻對「如何引用與羅列網路資料」這麼不盡心呢?


我來舉幾個例子。以PanSci這篇「蕃茄好營養,你為什麼要討厭它?」的文章來說,作者在文中每逢引用它人觀點就必然會在恰當的文字,也就是提及觀點與文獻佐證時插入該資料來源的超連結。然後所有的引用文獻則羅列在文末。如果你的眼睛夠尖,可能會發現作者並沒有在文獻處把所有在正文中的連結都加進去。例如「反蕃茄」網站antitomato.com就不被加在文獻中。這對網路文章來說是合理的,因為這只是正文中提到這個網頁,並因為這是一篇網路文章所以可以加上連結就好,但是這個網站本身並不是文獻來源。

而文末所羅列的則是被引用且有明確作者的文獻,例如Jabr (2012)發表在Scientific American的文章就是一例。

同學有看懂嗎?就一篇網路文章來說,如果你提到一個網站,而不是一篇特定的有明確作者的文章,那麼你就只需要提到該網頁並插入連結。除非該網站有明確的作者並告知如何引用網站(例如大英自然史博物館的LepIndex資料庫上就直接告知你應該如何在文章中引用),否則這種沒有明確作者的網頁是不需要被置入文獻中的。

在羅列文獻時,如果該文章有電子檔的網站,那麼可以下列三種格式於部落格文章後羅列:
以下幾種羅列方式絕對是零分:
  •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elicious-tomato-chemistry/ (直接貼上連結不知道是什麼鬼東西)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5%AA%E8%8C%84 (直接貼上有亂碼的連結也不在意) 
  •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 (明明應該引用單篇文章卻又貼了首頁連結究竟想幹嘛)
有些同學很妙,很喜歡在內文中寫一堆廢話重覆參考文獻的文字。好比說我在內文中提到Jabr的觀點,然後有些同學就非要在內文中寫上「正如同Ferris Jabr在2012年5月24日刊登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一篇名為"Dollars and Scents: The Chemistry of a Delicious Tomato"的報導所言」不可。大家不覺得廢話超多嗎?這句話明明就應該寫成「根據Jabr (2012)的觀點」或「Jabr (2012)認為....」就可以了。

所以同學瞭了嗎?另外各位也看懂我這篇文章的連結插入方式了嗎?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寫報告好討厭啊(六) 天啊原來我的英文那麼爛啊~

其實大一學生上大學翻原文課本或看原文資料的時候覺得大腦快要爆掉(有影片)是很正常的,但是大家不是從小學就開始唸英文唸到高三,會考基測學測段考成績通通好棒棒嗎?為什麼會看不懂這些資料?很妙啊~

一般來說,自然科學的學術性寫作幾乎沒有假鬼假怪的虛擬語氣啦、複雜的倒裝句啦,還是什麼三不五時插入古字表示氣質啊,通通沒有。看不懂的頂多就只有沒見過的專有名詞,但那些專有名詞一google又馬上就有,所以是為什麼看不懂?為何看文章的速度又很慢呢?

我想了好久好久喔~我在國高中時不是那種英文考得很好的學生。我沒有不喜歡語文,但我並不喜歡上課,因為一上課就是在那邊背單字和背片語,而且那些片語都很糟糕。我明明知道A片語不等於B片語,但是老師就是要你背,背不起來就酸你。究竟是三小啦。說真的,文法就一點點啊,相對於其它西方語言來說,英文真的算簡單了。名詞沒有性(gender),也沒有複雜的格,動詞變化相對簡單。再加上與同樣複雜的中文之間的對應程度沒有太差,並沒有很難學啦。但是我有點懷疑,大學以前的那種英文教育能讓學生駕御大學的原文課本嗎?

好,根據我自己的觀察,我認為教學和評量方法,還有學生自己對於語言學習的態度都會影響真正的語言能力。

就好比國文一樣,相信很多老師也努力讓學生知道字彙、瞭解文法、然後動不動就要演講比賽、練習中翻英英翻中、寫作文、練聽力、修正發音。但為什麼還不足呢?我不知道現在的英文教育是怎麼樣啦,但我不認為在過去的英文教育中,任課老師會特別說明英語的邏輯性,還有與中文在語法習慣上的差異。很多教學都是片段式的,讀讀課文的,最後都是背單字與練習句型了事,但是很少教導學生如何分析文章,或是讓學生在學習過文法字彙以後,對文章的結構、用詞和語感提出問題。正因為如此,我認為學生就算通過了考試,仍然缺乏對語言的敏銳度。沒有敏銳度,又怎麼能夠在腦中翻譯成達意的中文呢?如果中文的詞彙也很貧乏,那就更慘了。所以就是雙慘的意思。

中文沒學好,英文也不會好到那裏去。

那學生呢?除了唸課文,偶爾去買個英語雜誌來看看以外,真的認為除了考試以外,英語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嗎?除了課文以外,學生會想唸唸其它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嗎?學生在行經車站等公共場所的時候,會覺得那些中翻英的標語妥當嗎?看到小便斗上那些硬是翻譯的無聊心靈小語的時候,會受不了嗎?學生在看影集下面的字幕時,會很想知道譯者是如何翻譯,而且配合觀眾習慣的嗎?

如果覺得英文只是一個通過考試的工具,甚至覺得英文成績好是一種臉上有光的事,那麼分數再高,都無法代表這個學生具有很好的語言能力,頂多只有考試能力。

有一天我到某高中去演講,請同學翻譯"In a warmer Arctic, mosquitoes avoid increased mortality from predators by growing faster"這句話。對高中生來說,mortality大概是唯一不熟的單字。但是要怎麼翻得像是生物科學的科普文標題呢?

如果他對生物科學一點也不懂,來,我們就試著使用google translate得到這種結果:在一個溫暖的北極地區,蚊子避免增長速度天敵死亡率上升。這究竟是什麼鬼?如果學生就這樣翻出來了,你要怎麼說他是錯的?學生可能不知道a不必譯出來,不知道不必逐字翻、然後這個英文標題本身為了吸引人,似乎有點把蚊子族群的波動講得能夠被主動操控,但如果為了要符合文意,大概可以翻譯成"蚊子在暖化的北極氣候下藉發育變快而降低被捕食風險"。可是學生不知道可以這樣做。這時候除了對這個學門的用語習慣的瞭解以外,老師也應該要能理解這其中的奧妙。
那天光是為了把這句話翻譯到達意精簡就花了大概半小時。我不是說高中生不好喔,我是想說,其實讓學生知道好好地翻譯一句話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凡事都是意思到就好,那做再多的閱讀測驗都不會獲得細緻的語言能力。

那大一可以怎麼做?首先,請放棄自己英文原來很好的想法,其實,你真的會發現,文法好簡單但是字看不懂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原來把單字查出來以後還是看不懂有多麼令人傷心。所以大一學生需要一些時間,把自己既有的知識和英文的用語搭配起來,漸漸讓中文體系的知識成長和英文能同步。

其次,看一篇文章不要只看懂意思(這已經很難),第二要看結構。想一想,為什麼要分成這幾段?為什麼這樣是一個段落?每一個段落的功能是什麼?這需要歸納能力。第三就要研究辭彙。請想一想為何這句是拿人當主詞?另一段拿事當主詞?這個動詞究竟可以作用在什麼名詞上?是具體還是抽象的?這都是需要想一想,而不是靠背誦的。

我想一開始只要能看懂就好,但如果看不懂,就一定要問,不能只求助google translate或一樣不懂的同學。經過一學期的磨難,你或許會發現英文程度真的有變好了。喔重點是,這些知識是你真心想要得到的,而不是想要通過考試或交個報告。

2015年專題報告的準備、進行與評分說明

圖片取自著名科學漫畫網站:https://www.cartoonstock.com/directory/s/science_experiment.asp
在這個學期間你們將學習執行一個專題研究。目前每一組已經依興趣(或天真?)選定了自己想做做看的主題,然而你們或許還不清楚究竟要做到什麼程度?應該怎麼做?以下我要仔細地說清楚大原則、評量的方式,還有每一組所應該注意的事項。
  • 題目就這樣訂了嗎?其實不是。那些題目是我給的我想的,但是從點子到執行之間是會有落差的。而你們需要學著釐清從點子到真正執行的計畫之間的差異,然後就這麼做下去。或許一開始你以為你要控制的是溫度,但是說不定你很快就發現控制溼度才是合理的。那該怎麼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方向呢?你需要很多的前測試(pre-test)以確認方向是否可行。
  • 要馬上進入操作流程嗎?要看每一組的題目性質而定。然而無論是那一種性質,每一組都需要花上很多的時間讀書、讀文獻、反覆思索與確認決策方向。如果你做的是普查型的研究,那麼你需要馬上行動,但是在行動之前你又需要知道自己應該收集什麼樣的資訊與參數。如果你做的是動物行為研究,那麼實際上的操作時間真的很短,但你真的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研讀文獻,否則你的實驗設計絕對是錯的。你有可能需要飼養動植物,但是題目方向還要確認,所以如何飼養動物並妥善照顧就是馬上要做的事,但那還不真的是實驗的操作。
  • 平常要做什麼?其實就是找資料、讀書、思考、和同學還有老師討論。然後你們應該把所讀過的有用資訊,寫在部落格上,當成你們學習與思考歷程的記錄。但是找資料容易嗎?不容易。如果能讓你找到題目一模一樣的資料,不就表示沒什麼創新性嗎?倒也不是。這些議題其實都不算是新議題,有些題目的結果是可以被預測的,有些很難,開放程度不同,也會影響你的工作量。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都在打擦邊球,看了半天的書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抓到方向。但是老師就是要讓你們學習怎麼自己抓到方向,而不是仰賴老師的指定,這樣你們永遠都會變成只會被動做測驗卷的白老鼠。你們不能期待一篇論文或一篇網路文章就能解讀所有的問題,因此你們一定要有一個準備:為了回應一個小問題,你需要非常多資料的整合、取捨與篩選。光是這種能力就不容易,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需要你們在blog上記載自己研讀文獻的經驗與感想。
  • 老師會如何評量?老師會考量幾個面相:(1) 平時的學習態度;(2) 團隊合作的程度;(3) 部落格的品質;(4) 實驗的設計規畫;(5) 最後的執行成果。因為部落格可以由不同作者登入,老師也能看得到文章是誰寫的,所以就算是同一組的成員的成績也不盡相同喔,老師希望看到每一個人都有顯著的貢獻,而不是寄生在一個組中卻毫無作為。
  • 老師對這個專題報告結果的期望是什麼?其實老師沒有要你們做什麼了不起的研究,但是我很希望從這個過程中,你們可以瞭解到,從現象的觀察與偵測、議題的發想與掌握、問題的聚焦、到假說的提出,到實驗的設計與進行,還有結果的詮釋之間有多麼長的距離與多少的基本功。所謂的實驗就是這樣,不是你到一個實驗室花三小時操作一個機器或加幾滴藥就結束了,如果只是那樣,你就不會知道什麼是完整的科學過程。然後請你不要問老師"一週應該要寫幾篇"?這樣實在太零分了,這表示你沒有求知慾,只想問"如何達到最低標準"。事實上你每天都應該在求知,每天都應該會看到新的資訊,也就是說你每天應該都能寫一篇短文來談談你讀到的資訊是什麼。如果從第五週起算到最後一週,約13週,一週兩篇就好,一組有四個人,那麼理論上一個學期應該可以累積多少心得與知識介紹呢?你可以從這個過程讓自己的閱讀效率變得更好嗎?
  • 你們需要什麼工具?所謂的工具,除了各組各自需要的設備器材之外,還有統計(excel與其它免錢統計軟體通常可辦到)、繪圖(photoshop、photoimpact、illustrator等)、文獻整理(如Endnote)與攝影。如果你們需要學習單眼相機與外接閃光燈的拍攝,我會再請助理教你們,你們需要那樣的技術來精確記錄自己的所見所得。
那麼各組可以怎麼準備呢?
  • 掠食者對獵物性狀的天擇效應:孔雀魚  vs 掠食性慈鯛: 
    這其實來自一系列的經典的研究,建議keywords是:predation、Crenicichla、guppy、phenotype、natural selection等。我相信你們很快可以找到一堆論文談論這個議題的重要性,還有如何在室內進行實驗操作。除了讀書寫心得之外,你們平常就要去養魚。怎麼養魚照顧魚就是你們要學的。而且要即刻就做,因為助教沒有義務幫你們養,不管是predator或是prey的營養狀態都要是好的。
  • 生殖隔離:同屬的兩種孔雀魚與異屬的花鱂之間的生殖隔離:
    聽過生殖隔離(reproductive isolation)吧?在物種形成(speciation)的角色是什麼呢?reproductive isolation有什麼樣的機制呢?為什麼挑選孔雀魚?Poecilia reticulata這個物種分布中南美洲許多地區,在過去科學家一直以為牠是一個分布很廣泛的物種。但是到近年才發現原來還有其它近似物種存在,例如Poecilia wingei。牠們都是水族寵物市場上很常見的物種,長得也很相似,但是當牠們遇在一起的時候會雜交嗎?還是不會?為什麼?你如何從形態與行為上看出來?另外經常有人懷疑大肚魚(Gambusia affinis)和孔雀魚會雜交,是真的嗎?你們需要讀很多書,也要養魚。建議的keywords:reproductive isolation、genitalia、visual signal、offspring infertility等等。
  • 種間辨識:螢光魚是否會被野生型(wild type)當成同一物種呢?
    這個議題和上面一個題目很接近,都是在討論species recognition的問題 (同物種的個體如何辨識彼此是同種)。螢光魚提供了檢測這個問題的機會。但如果你們想要多瞭解visual signal在魚類的species recognition或sexual selection上的角色,你們就應該要先從慈鯛科的文獻著手。使用螢光魚的另一個原因是,螢光魚是否會造成生物安全(biosecurity)的疑慮還有很多的爭議。如果螢光魚還有可能與野生型交配,那就意謂著螢光基因,這個外源基因是有可能進到野生族群的。因此這個研究主題除了檢測同一個物種的體色被人工誘變後,是否還會被同種生物認得以外,也能提供一些生物安全議題的討論基礎。
  • 中山大學週邊地區動物性食材調查:這是一個普查型的研究,我需要你們這一組把整個學期所看到、遇到、吃到的所有動物性食材(從刺絲胞動物起算,連動物油、魚鬆這種東西都要算進去喔)都要記載與鑑定出來。而且最好要能精確地鑑定到種。鑑定完以後,你們需要學著推測牠們之間的親緣關係(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然後最後要告訴大家你們一個學期會看到的動物性食材的物種多樣性有多高?物種的親緣關係分布(phylogenetic distribution)集中在那裏?這些動物的原來棲地是什麼樣的生態系?你的一學期所需需要多少生態體系的支持?有多少是高階掠食者?有多少是初級消費者?很難呢~快點開始。建議keywords:supertree、phylogenetic、food consumption、wildlife、ecosystem等。 
  • 鼓山區巷弄植物的調查與空間分布:
    這也是一個普查型的計畫。研究範圍是鼓山區的巷弄,不含柴山地區。你們需要把所有能見到的所有植物,包含老房子屋簷上長出來的,花盆裏的小草,水溝蓋旁的小東西,通通要鑑定出來。一方面讓你們知道都市物種多樣性究竟有多高,二來訓練自己的植物鑑定能力,三方面要你們思考這些植物究竟是怎麼出現的?(自然萌發?人工刻意栽植?人為無意播種?),四方面你們要學習分析一個地方的物種的空間分布,最後做出一個類似這樣的地圖。老師有很多書可以借。
  • 放養魚類是否能滅蚊?
    這是一個看似應用,但是需要基礎生態學知識才能回應的問題。你們需要知道相關動物的life table、知道如何估計predation對prey族群量的效應、知道如何估計prey的成長速率、還有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predator若吃完了prey,predator掛了,prey是否會再度出現呢?建議的keywords:population growth、predation、life table、mosquito等。還不是很急著做實驗,因為你們需要花時間讀書,然後再決定怎麼進行操作 (反正隨時都有蚊子)。
  • 風災後生物群聚的復原:因為現在沒有風災,所以這個題目精確點來說,是在談大規模的干擾(interruption)對生物群聚(community)的干擾,還有如何選擇合適的參數(parameter)來評估生物的群聚結構是否復原?除了天天去觀察,有辦法進行操控性實驗嗎?先找找資料,再談談議題方向的發展。這是一個很開放性的題目,所以很有挑戰。建議keywords:fluctuation、population recovery、community structure、interruption、disaster、monitoring等。 
  • 入侵性植物如何影響本土植物種子的萌發?
    這個議題接近化學相剋作用(allelopathy),你們可以選擇銀合歡等等在台灣很常見的入侵性植物。先想想如何證實allelopathy真的存在?建議的keywords還有:competition、chemical defense、germination、seedling、invasive species。
  • 誰在利用林下小苗?林下小苗意指剛剛從土中萌發,還不會開花結果,高度遠高於成株的苗木。林下小苗在生態學上的功能是什麼?對植食性動物(herbivore)來說重要嗎?因為林下小苗的高度比較低,葉片比較小,葉片可能也比較嫩,能利用它的動物種類是否和利用成株的動物不同呢?這也是一個開放性很高的題目。建議keywords:seedling、herbivore、specificity等。可以快點思考在柴山或學校中,有什麼樣的大樹小苗是最常見的?毛柿?欖仁?茄苳?還是?
  • 棲位分割能促進生物共存嗎?一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為什麼會高?有演化也有生態方面的因素。在生態因素方面,棲位的分割(niche segregation)被認為是一種促進多樣性增高的機制。就好比宿舍床位有限,但若大家把作息時間錯開,四個床位說不定可住八個人是一樣的意思。但是我們如何得知棲位分割真的存在?物種多樣性是否真的變高了?這也是一個很難的題目,你們在讀書之外,你們需要馬上在校園內找尋可用的材料,否則入秋以後就可能沒有了 (其實很多)。首先先思考什麼叫niche segregation或niche partition。
  • 溫濕度是否會影響蝴蝶翅色?這是一個超級大的議題。一種生物的性狀可能同時受到遺傳與環境因子影響,而某些蝴蝶的翅膀花紋是會受到幼蟲發育期間的環境因子調控而改變的。你或許不知道如何解釋真正的機制,但可以試著確認這種現象是否真的存在。建議keywords:polyphenism、seasonal form、butterfly、wing pattern、enviornmental cue等。現在就要開始養蟲了,而且天天都在養蟲。
有問題隨時要問,一週沒進度就會完蛋了。而且在接下來每一週都會有進度報告呦。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對檢索表製作報告撰寫之提點

在10/7-8的實驗課中,我向同學說明了分類檢索表(taxonomic key)的製作要求,然後我們以校園中的螞蟻為材料,讓大家嘗試建立很簡單的檢索表。我在課程中說過,一個好的檢索表需要滿足於幾個原則:
  • 從開始到結束所使用的特徵會有巨觀到微觀、大型到小型、不受季節/發育/性別限制到受到以上因素限制的傾向;
  • 所有被納入考量的特徵都應該具備種內變異小,但具種間鑑別力的特性;
  • 一組特徵最好只被使用一次;
  • 儘可能不要使用模棱兩可(具中間型)或模稜兩可的特徵;
  • 無論是量化(quantitative character)或質化特徵(qualitative character),最好都是不連續的(discontinuous),以免因為連續性變異而造成判讀上的風險
  • 檢索表的對句(couplet)之間要有類比性(例如1a提到體色,1b就一定要提到體色)
  • 若是英文檢索表,其文體應該是電信體(telegram style),而不是一般的直述句
所以我們在10/13-14晚間應該要交出來的作業包含那些部份呢?
  • 你需要寫出五種螞蟻的傳統檢索表。我們這次先採用台灣植物簡誌所使用的傳統檢索表格式。這個傳統檢索表還要是中英對照的。例如:

    1. 葉先端漸尖或尾狀..........................2
    Apex of leaf attenuate or caudate......2
    1. 葉先端鈍至圓.................................3
    Apex of leaf obtuse or rounded..........3

    請注意,電信體是一種無動詞、無定冠詞、無子句的文體。至於與螞蟻形態特徵有關的辭彙,你們可以從老師所給講義中找到,然後也可以試著在網路上搜尋文獻來確認辭彙使用是否精確 (例如觸角10節就是antenna 10-segmented,頭部頂端凹陷的凹陷究竟是concave還是emarginate呢?)
        
  • 做好傳統檢索表以後,請接著製作圖像式的檢索表(pictorial key)。你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很多種形式,其重點是在每一個檢索步驟都要出現一組特徵的圖片,或是手繪圖(或是示意圖)。圖像式的檢索表需要小心地排版,而你們需要把整張圖做好以後再插入blog中才不會亂掉。並請留意你的blog版面設計是否可能讓圖片的呈現效果不佳。
  • 最後要請各位討論一個議題。在製作檢索表的時候,你應該會發現最接近起點的特徵狀態(character state)是被越多物種所共享的,而越接近終點的特徵狀態則是越少物種獨具的。這些特徵都需要具備穩定(consistent)的特質才能被使用。然而你也應該會發現有些特質似乎是有變異的,例如體色。那麼為什麼有些特徵(例如體毛多寡)在某些物種具有高度的個體變異(individual variation),但是在某些物種內卻很穩定呢?請試著閱讀一些資料,說明你的觀點,還有相關的假說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建議從這類關鍵字的組合開始:phenotype variability、natural selection、phenotype plasticity、與stasis。
報告的評比將以這三個部份的完成品質(文字、圖像、議題討論)來決定。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寫報告好討厭啊(五) 如何處理用手機對著顯微鏡目鏡拍的爛照片?

相信國高中生或大一學生對於使用自己鳥鳥的手機對著顯微鏡的目鏡拍那個鳥鳥的影像一定不陌生,而且,不覺得在試圖對準的時候根本就覺得自己好像在看007系列的片頭嗎?而且而且,在交報告的時候,大家是不是都是隨便把這種鳥照片直接插入word檔變成這種鳥模樣?對,我已經受不了很久了。更令我訝異的是很少人談過應該怎麼處理這種很克難的照片,然後妥善地擺進你的報告中。那麼怎麼做比較好呢?

  • 記得打美美的燈光:你應該會使用解剖顯微鏡或光學顯微鏡來拍照片。這時候你可能會發現,有些教學用顯微鏡的燈光就是不夠亮。無論是從底部打上來的,或是從頂上打下去的,通通不夠亮。這種不夠亮的光源對肉眼觀察來說或許還可以,因為人的瞳孔就是可以放大呀,但是當你使用手機拍攝的時候就一整個不行,甚至連解析度都很差。這時候你可以怎麼做?自己帶一支小手電筒,或是使用另一隻手機的手電筒app來補光。補光知道吧?自拍的時候都知道要補光,用手機拍顯微鏡下的影象當然也要補光。
  • 標本要喬到好才能拍:標本在乾燥或浸液狀態下被拍攝都沒有關係,重點是你能不能把標本的姿勢喬到好。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有頭的動物的頭部應該朝左,而且附肢應該要被整理過才能拍攝,而不是在死狀甚慘的情況下硬是要拍那個無法辨識的照片。不管你拍得再清楚,那個影像都是沒有意義的。此外,小標本在水中或酒精中一定會漂來漂去,所以可以使用KY gel或是綿花纖維來固定。
  • 拍攝背景要慎選:很多人忘了,再怎麼小的標本在燈光投攝下都會有陰影,而那個陰影會造成你在去背上的困擾,萬一還有很多刮痕或髒污就慘了。所以為了要讓標本本身能夠立體與清楚,最好可以使用黑色、白色、灰色或灰藍色的絨布或其它不反光材質當底,以免光一打下去,反而是標本底下的材質在反光,讓整個畫面超醜。
  • 確認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影像:很多人會想辦法把整個樣本入鏡,但效果又不好。為什麼?一般的燈源會讓你得到這種週邊漸暗的影像,無論你怎麼去背都超醜。所以請留意你為什麼需要這個影像?究竟是想要看到局部的結構?還是想要看到全貌?如果你的拍攝和接圖技巧好,能不能用好幾張照片拼出一個比較好的大照片呢?這是你需要思考的。
  • 影像的處理:你需要怎麼樣的影象處理?這樣有違反學術道德嗎?在這種情況下,你把旁邊無關緊要的東西去掉,去背,灰階化,其實都是沒有關係的。除非你故意去調整彩度到不可致信又失真的程度,才會引發疑慮。例如以螞蟻來說,不同種的蟻的體色差異細微,一點點的影像調色就可能會誤導讀者。
  • 排板:一般來說這種照片就算被去背過,影像品質都不會太棒,但是如果排版得宜,就可以既顯示你所需要呈現的構造,然後又能夠達到編輯一個圖版(figure plate)的目的。想知道怎麼把這些單張看來不怎麼樣的照片排成像樣的圖版的,可以參考antwiki的圖例
這張就是原本超超超醜的照片,不覺得看起來一副沒有救的樣子嗎?但是如果弄成灰階圖片再處理過,看起來似乎就會好一點。當然這也不是很棒就是了,不過對於大一實驗課有限的經驗與設備來說,我們至少要學習怎麼把很爛的東西處理成看起來還可以的樣子。
BEFORE
AFTER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那這學期的小組實驗有那些題材呢?(限時搶題目喔)


好,我們這學期的集體實驗操作其實沒有那麼多,我們預計在以下期進行這些操作:

  • 10/07-08: 生物檢索表的製作:傳統與新型檢索系統的比較,以校園中的螞蟻為材料
  • 10/14-15: 生物親緣關係的重建
  • 10/21-22: 族群遺傳學的相關演算
  • 10/28-29: 淡水浮游生物的鑑定/小組專題說明
  • 11/04-05: 非種子植物
  • 11/11-12: 小組專題進度報告
  • 11/25-26: 小組專題進度報告
  • 12/02-03: 種子植物
  • 12/09-10: 小組專題進度報告
  • 12/16-17: 無脊椎動物的形態與功能
  • 12/23-24: 小組專題進度報告
  • 12/30-31: 脊椎動物的形態與功能
  • 01/06-07: 小組專題期末報告 (口頭部份)
  • 01/13-14: 期末考(繳交最後blog版報告)

好,看起來好像實驗很少對不對?因為有些實驗需要比較長期的準備,而且現在就要開始做了。我先說一下我的理念。

我們這學期實驗課的實驗分成兩種:一種是集體性的操作,目的在於讓你們熟悉小組分工與合作,還有一些集體性的要求,而且達到一些能夠接續未來課程的基礎訓練。例如植物的部份可以讓你們連接植物形態學與分類學,而動物的部份可以連接昆蟲學、無脊椎動物學、比較解剖學。那這種實驗要寫報告嗎?要。你在操作完以後還是需要寫篇blog文章來談談你對這些解剖或觀察工作的文獻探索,還有觀察到的現象。

第二種就是小組的專題。這個很難,而且一定要現在(10/6)馬上開始思索。因為我們總共有13組,所以你們的題目來源除了由老師提供然後你們搶來做以外,也可以自己思索想要做什麼。你們不一定要做出什麼了不起的結果,但是我會希望你們要做到以下事項:
  • 文獻回顧
  • 假說辨證
  • 現象檢測
  • 實驗設計
  • 初步結果
  • 診斷實驗設計的漏洞以及所缺乏的工具與技術
老師可以提供的題目有那些呢?每個都很不容易喔~
  1. 掠食者對獵物性狀的天擇效應:孔雀魚  vs 掠食性慈鯛 謝冠萱
  2. 生殖隔離:同屬的兩種孔雀魚與異屬的花鱂之間的生殖隔離 閔涵 邱子庭 李家儀 鄭博閎
  3. 種間辨識:螢光魚是否會被野生型當成同一物種呢?李文庭 許維麟 范皓鈞 陳威
  4. 生物多樣性的消耗:中山大學週邊地區動物性食材調查 古璧菱 徐瑋婕 吳佩蓁 鄭芸青
  5. 空間分布:鼓山區巷弄植物的調查與空間分布 洪榆雅
  6. 資源與生存:放養魚類是否能滅蚊?陳威行 黃子晴 陳映竹 鄭書華
  7. 環境波動:風災後生物群聚的復原 
  8. 生物相剋作用:入侵性植物如何影響本土植物種子的萌發?劉得彥 王騰毅 黃可欣 洪藍擬
  9. 動植物交互關係:誰在利用林下小苗?吳冠論 廖仁豪 林祐安 杜昱慶
  10. 動植物交互關係:植物與動物的物候(phenology)配合
  11. 群聚生態:棲位分割能促進生物共存嗎?陳宣羽
  12. 環境與形態:溫濕度是否會影響蝴蝶翅色?歐家滎,廖采薇,孫睿楷,張婧,劉怡杉
  13. 沒有提出來的,就自己想。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寫報告好討厭啊(四) 你想都沒想過的語感和寫作細節

寫作真的很難,除了結構、邏輯之外,一般自認為很會寫作文的學生最在乎的可能就是「修辭。然而修辭的目的真的只是為了「字辭優美」或「文句通順」嗎?不是的。事實上每一句話、每一段話、每一個段落的組成與內容、段落之間的排列、舉例、比喻、延伸、註釋等等,都顯示你對這個議題理解的深度與廣度,對於受眾的瞭解有多麼清晰,對於一篇好文章的品管有多好。喔,當然,還有「下個好標題」也是很重要的。有多少同學從小到大自己下過一個滿意的標題,還寫出一篇滿意的文章呢?

之前有學生跟我說:
「從以前到現在從來沒有老師改過我們的文章,應該是說,我們只得到一個成績和簡單的評語,但我們根本不知道好與不好差在那裏,似乎都在揣摩老師的口味,所以最後都變得寫一些自己也看不下去的樣板文章。也從來沒有人說過那樣不好。」所以當我幫他們改文章的時候,他們總是會露出「原來我的文章問題這麼多」的表情。

以下我就先拿大一普生實驗的某組報告草稿開刀,讓大家瞭解為什麼我對報告撰寫有這麼多龜毛的要求。

這一組的報告內容是這樣的:他們從華人健康網上看到一篇有關「提早接觸花生可以降低幼兒對花生過敏症狀」的文章,然後他們就去找到刊登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原始論文。在比對過原始論文與華人健康網的文章以後,這一組下了這樣的結論:「
華人健康網的標題嫌果斷,文章內容未提及實驗設計已經行排除先天對花生過敏幼兒,因此有誤導讀者之嫌」。這一組在寫作業的過程很認真地看了原文,也寫了很多字,但是為什麼我對這個版本的初稿還不滿意?以下我一點一點改給大家看。

先看看他們的初稿是怎麼寫的:


過敏症狀是許多人多年困擾的夢靨,千奇百怪的過敏原總能造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諸多的不方便,如何降低自身的過敏症狀總是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此次,我們找得網路上的報導,針對「對花生過敏」這耐人尋味的議題,作出小組的見解。

相關報導來源自華人健康網於2015年9月4日報導的一篇文章「花生易過敏?1歲前接觸花生可擺脫」。首先,此篇報導的標題呈現給讀者的訊息是:只要讓1歲前的幼兒接觸花生,日後其將不會對花生過敏,接著在文中第一段簡述國外研究的結論,於文中第二段告訴讀者其資訊來源,並輔以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支持,指出這是一個安全且有效的做法。 為了確認其真偽,我們閱讀了此篇報導總結於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原文與免疫耐受性網絡(Immune Tolerance Network)的原文,找得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原始論文。

當我們細閱完原論文,認為華人健康網的報導標題略見果斷,因為研究結果是「降低風險」及「相對」較不會發生過敏症狀,而非幼兒在1歲前多接觸花生就一定能擺脫對花生的過敏。文中亦有提及吸菸的家庭可能使得受試者的過敏反應產生差異,所以在有吸菸環境下成長的受試者將會對花生過敏有何影響,我們無從得知。此研究的受試者在不同的控制變因下成長,意即受試者的家庭環境與生活飲食不盡相同,因此不一定能保證研究結果的正確性。若能使實驗的母數(受試者人數)增加,並測試更多不同操縱變因的實驗,做更加詳實的記錄,將使研究更為完整。

針對此研究,其實僅是對於如何避免花生過敏的一小部分,尚待更多研究確立其論點。而華人健康網的報導,卻把此研究陳述成此研究已是可信且可採用的鐵律,因此我們於下列分述此篇報導略欠周詳之處:其一,此研究於文末指出早已排除先天對花生過敏的幼兒,而新聞誇大的標題易使大眾誤以為所有幼兒都適用此研究的方法。倘若家長並無詳實閱讀通篇報導,將會造成未滿一歲、早已對花生過敏的幼兒有所危害,華人健康網將難辭其咎;其二,針對記者本身對於此報導的撰述帶有主觀意識形態,是因為報導的內容完全節錄自每日郵報的原文的一部分,致使此篇報導並無完整呈現客觀資訊,令人懷疑記者是否曾真正查明研究與報導來源真偽。

我先談「結構。各位認為這篇文章開頭第一段應該要寫什麼?有沒有缺什麼?你看完這幾段文字之後,你認為重點是「該組對華人健康網這篇文章的負評?還是說你能夠很清楚地瞭解這個議題是什麼?

事實上一篇好的評論文章在進入評論前,應該要先交待整個議題的來龍去脈與重要性,如此一來才能順利連結被評論的報導與論文,也能讓讀者清楚瞭解
「評論者在乎的事宜與準則」。所以第一段應該要談什麼?是「先談花生為何是過敏源,再談療法」?還是「先談提早接觸過敏原的療法,然後以花生為例」?其實都可以。如果把重點擺在花生,那麼請記得在接下來的論述發展上就要以花生為主軸,得把花生變成過敏原的可能因素說得詳細一些。但若把重點擺在療法,花生就會成為配角,而此類療法在其它過敏原所誘發症狀上的療效與原理就應當成為要角。然而第一段顯然沒有這些元素。

我就一句一句地找碴給大家看:

「過敏症狀是許多人多年困擾的夢靨」- 就一篇科學評論或媒體評論來說,一開始的梗很重要,但是這句話的梗鋪得有點遠,有點廣,沒有直接進入主題。就好比你想要評論石虎被路殺的議題,結果一開頭的話題不是「
石虎的生存危機,而是「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梗太長」。
「千奇百怪的過敏原總能造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諸多的不方便」- 這句真的很像國高中生作文中必然會出現的語句,為什麼?科學評論非常重視對「人」、「事」、「時」、「地」、「物」與「數」的精確描述。所以類似「多采多姿」、「五光十色」、「千變萬化」、「琳瑯滿目」這類不精確的形容詞便會被建議少用。更別說「千奇百怪」、「人們」與「諸多」都算不上是精確指涉。
「如何降低自身的過敏症狀總是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這一句整個怪。一般來說能夠吸引人們目光的是帶有「正面」或「負面」意向的事物?應該是正向的。負向事物只會引起「側目」。這句話的本意應該是「若有任何方法能夠降低過敏反應對於民眾來說將是一大福音」。
「此次,我們找得網路上的報導,針對「對花生過敏」這耐人尋味的議題,作出小組的見解。」- 雖然這是一個作業,這一組這樣寫也無可厚非,但是我希望以後各位同學寫評論型文章的時候,不要把讀者當成是我,而是具科普常識的大眾。此外,寫報告時的語氣也不應該像是站在老師面前拿著報告朗誦,然後在結尾時來個「謝謝老師」。

其它的段落我就不一句一句地談,我們就直接談結尾。這組同學對這篇文章的評價使用了「欠周詳」、「誇大」、「難辭其咎」、「主觀」以及「未查證」的評語。然而華人健康網這篇文章真正顯示的毛病在於「因為標題字數所限而無法完整傳達研究主旨」,以及「內文僅翻譯每日郵報,而未看過原始文獻所導致的資訊浮泛」。因此在同學的各項負評中,「欠周詳」應該是最站得住腳的,但其它的指控恐怕又有一些言過其實。「誇大」是指原始研究沒有說,但報導中過度臆測與放大。「難辭其咎」會成立的狀況是,民眾接收到過度簡化的資訊時將可能導致相當高的死亡或損害,然而這樣的指控要成立需要科學數據成為前提。而「主觀」所指的應該是這個研究所探究的議題或研究結果,仍有爭議或有多方不同解讀,華人健康網的記者若在此時執意選擇性報導,而不呈現多方觀點,才能被稱為「主觀」。也就是說,同學在指責報導品質不佳時,也應留意自身是否誤用辭彙,反落人口實。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寫報告好討厭啊(三) 各式引用引述的品質與格式

絕大多數的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所讀的課本都是懶人包,連課外讀物也都是懶人包,所以呢,學生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作「有憑有據的觀點」,也從來沒有「辨證」的經驗。有趣的是,在我自己的求學經歷中,無論是人文學科或是自然學科的教材中有一堆知識都是需要辨證並需要資料佐證的,但老師從來不談,只會直接告訴你「就是這樣子」。所以呢,大家居然都會深信那些其實需要引用與引述資料的知識,但是有些科目,例如公民與三民主義在考試的時候都會「假惺惺地詢問你的觀點」但實際上都要你引述「國父說」或「蔣公說」,根本就是惡夢。

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怎麼可能知道自己在寫垃圾文?又怎麼會知道文獻引用的品質是什麼?

看自己學生論文、改作業或當口試委員的時候一定會發現文獻引用的諸多問題。我知道很多學生被挑剔過「文中引用文獻在最後沒有羅列」,還有「格式」
問題。好,格式這玩意兒改一下就會了。我認為最嚴重的問題是引用與引述的品質: 
  1. 許多學生分不清楚引用(citation)與引述(quotation)的差異:引用就是「在消化與理解他人見解之後,提供你接受或反對這些見解的文獻佐證。那引述呢? 如果你認為非常有必要呈現原作者當時說了什麼話,不把原來的文句照抄出來不行,那就得引述了。舉例: "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Dobzhansky, 1973)是引述他當年說的話。但Dobzhansky (1973) used this statement to criticize anti-evolution creationism則是引用。 
  2. 引用文獻不完整:在陳述一個觀點時,可能得把該觀點的起始、主要追隨者與支持者的文獻都引用進來才是完整的。但是我們看到的現況是,學生只要覺得文章中有提到那個字就引用了。但那篇文章很可能與那個觀點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任何發展一段時間的觀點都不會只引用一篇文獻。例如「某某假說在近20年來深受科學家的矚目」,然後你只引用一篇文章這樣良心過得去嗎? 好歹要引用除了假說創立者以外的,20年以來的主要論文吧? 也就是說短短一句話得引用至少N>3的文獻,要不然你如何說服別人該議題「長期以來深受矚目」?
  3. 誤讀與誤引用觀點:這很糟,別人沒這麼說就隨便安插文獻進去充字數,這很不可取。
  4. 參考資料品質低落:此外,不少學生所參考的資訊品質很差,例如隨便亂寫的wikipedia、yahoo問答、網路上道聽塗說的偽科學、別人早就整理好的懶人包,最慘的是參考到別人的作業,甚至是高中生的報告。
然後就說到格式了。既然學生在過去根本沒有讀過什麼有憑有據的東西,你要他忽然引用文獻,他整個就慌了啊。但我想在閱讀能力很低落的情況下,一時要要求文獻引用的品質不太容易,至少先從文獻引用的格式說起吧 。我就根據「一般文字報告」與「投影片」兩種型式來談:
  1. 格式分為「在本文中引用」以及「在文章末羅列」:前者只需要引用作者與年代,除非在某些特殊狀況下要強調頁數或圖片編號;然後者通常需要將作者、年代、標題、出處、卷期、頁數、出版社、出版社所在城市或國家,甚至是網址完整列出。

    我舉個例子,有三篇文獻在這個段落中被引用:「
    Enamel, the hardest vertebrate tissue, covers the teeth of almost all sarcopterygians (lobe-finned bony fishes and tetrapods) as well as the scales and dermal bones of many fossil lobe-fins (Smith, 1978; Chang & Smith, 1992; Sire et al., 2009)」。

    這三篇文獻若羅列在文末,依據第一作者姓的第一個字母排列:

    Chang, M.-M. & Smith, M. M. Is Youngolepis a porolepiform? J. Vertebr. Paleontol. 12, 294–312 (1992)
    Sire, J.-Y., Donoghue, P. C. J. & Vickaryous, M. K.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integumentary skeleton in non-tetrapod vertebrates. J. Anat. 214, 409–440 (2009)Smith, M. M. Enamel in the oral teeth of Latimeria chalumnae (Pisces: Actinistia):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tudy. J. Zool. 185, 355–369 (1978)

    或依在文中被引用到的先後次序排列:

    Sire, J.-Y., Donoghue, P. C. J. & Vickaryous, M. K.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integumentary skeleton in non-tetrapod vertebrates. J. Anat. 214, 409–440 (2009)
    Smith, M. M. Enamel in the oral teeth of Latimeria chalumnae (Pisces: Actinistia):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tudy. J. Zool. 185, 355–369 (1978)Chang, M.-M. & Smith, M. M. Is Youngolepis a porolepiform? J. Vertebr. Paleontol. 12, 294–312 (1992)

    如果在投影片中呈現要怎麼辦?因為我們絕對不會把所有文獻羅列在投影片最末,沒有人會看,因此我們需要在該張投影片被播放的短短幾十秒時間就讓聽眾可以抄錄下最重要的資訊,讓聽眾可以依此找回那篇文獻。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在投影片的內文打上:
    Enamel, the hardest vertebrate tissue, covers the teeth of almost all sarcopterygians (lobe-finned bony fishes and tetrapods) as well as the scales and dermal bones of many fossil lobe-fins (Smith, 1978; Chang & Smith, 1992; Sire et al., 2009)。」在最下方,可以較小的字級把文獻的簡短出處打出來,例如:

    Smith, 1978, J. Zool. 185: 355-369; Chang & Smith, 1992, J. Vertebr. Paleontol 12: 294-312; Sire et al., 2009, J. Anat 214: 409-440.
  2. 作者的引用方式:記得要先弄清楚那個字是姓,自己去查任何一本論文寫作的書都會告訴你西班牙、法國、德國或荷蘭姓氏是那個字,要不要包含介詞或冠詞。單一作者時當然只引用一個作者的姓氏;兩個作者時在內文也只引用兩個作者的姓氏,但是三個作者以上(含)的時候,就只需要引用第一作者,然後加上et al.代表全部作者了。我強調一下,這是在文中的引用格式。在文末還是要全部列出來的。
  3. 要把每一個篇文獻所負責的觀點分開,而不是集合在一起:舉例來說:「某某物種特產於東洋區(A, 1999; B, 2012),而其姐妹群則產於大洋洲(C, 1989)」是正確的引用。但如果你把句子寫成:「某某物種產於東洋區,其姐妹群則產於大洋州(C, 1989; A, 1999; B, 2012)」就一個大錯。因為這兩組文獻並不為彼此支持的資訊負責啊。這樣就是張冠李戴了。
事實上文獻引用的眉角超級多,我在過去的文章寫過很多次,需要比較進階的文獻引用知識的同學要花時間讀一讀才會理解。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寫報告好討厭啊(二) 評論型報告的段落結構

這是某個組普生實驗報告(一)的首發草稿。由於我想要公開地告訴大家我是如何修改學生報告的,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會根據結構、科學品質、辭彙、語氣及標點等細節一一說明。

大多數的學生可能沒有見識過什麼叫作「評論型文章。多數學生從小到大所讀的文本大多數都是「介紹型」的,也就是作者悠悠地訴說想要傳達的知識,因此讀者在行文中見不到任何觀點的交錯與辨證,很少見到舉證,然後到最後也很少見到經過權衡與評量所下的結論。

所以當同學打算寫一篇評論媒體資訊的文章時,應該要怎麼起頭?文章的結構應該是什麼?誰來決定具有什麼樣結構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是威權嗎?還是共識?

在此我要特別提到閱讀的重要性。如果你很喜歡閱讀,而且在閱讀的時候除了「看懂」,還會「分析」與「歸納」,那麼你的閱讀就不會只得到「直覺上的好惡」或「文本的主旨」,而會得到對文章的「鑑賞力」與「品味」。這樣的品味能讓你自行思索一篇文章的品質,進而看出門道,然後模仿。模仿多次熟練以後,或許就有機會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當你讀了很多評論型文章以後,你是否能歸納出公認的好文章的結構?就我的經驗與品味來說,我認為一篇好的,評論媒體對科學研究報導的文章應該要具備以下的元素與順序:

  • 先談議題本身的概況與重要性(起)
  • 再談受評論的媒體資訊來源(起)
  • 描述原始資訊或文獻源頭說了些什麼(承)
  • 比較媒體報導(或解讀)與原始資訊的差異,甚至觸及其它相關資訊(承)
  • 若真的有差異,開始推敲造成這種落差(或誤解)的可能性(轉)
  • 最後為這個報導的品質下一個結論,或進一步提供延伸閱讀的建議(合)
整篇文章還是需要有起承轉合四個部份,看起來論理的過程才是完整的。所以這一組的報告草稿是否具有完整的結構呢?我認為大致上都觸及了,所以結構大概還可以,但是還不足的部份是什麼?撰寫的格式、標點符號、描述議題的完整程度,與用詞的精準性都還有待加強。當然文獻的引用方式也還需要修改,但這就是下一篇文章要談的了。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寫報告好討厭啊(一) 如何正確使用圖表並替文字搭配圖表?

Courtesy: Reece et al. (2008) Biology 8th edition, page 137
說到替報告配圖表,這對大多數沒有寫過任何學術文章或技術報告的學生來說是個頭疼的差事。配圖表這個議題可分為幾個面相:(1) 為什麼需要圖表?(2) 如果要配圖,採用與排版的原則是什麼?(3) 如何讓自己作業上的配圖來源與使用方式是合法的?

我先談為什麼需要圖表。圖表的功能很多,一方面是簡化冗長文字的陳述、二方面可以協助說明複雜的流程、三方面可以提供觀點的佐證、當然最後還能提供美感的需求。但是在不同場合所需要的圖表與其來源則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你打算製作一個口頭報告用的簡報,你有機會使用動畫,那麼你可以使用的圖片與圖表類型與數量就多得多,因為你能使用動畫效果在短時間之內呈現較為大量的資訊,好比在10秒鐘之內呈現20種動物的樣貌。但是你不可能在平面與靜態媒介上使用這麼多的圖片或圖表量,這會造成圖文比例的失衡,還有閱讀上的失焦。你在正式的科學報告或論文中,除非你非常需要顯示所有的粗資訊,否則真正被引入本文的圖表量也是非常有限的。通常我們只會呈現最具統計意義還有科學意面說明意義的那幾個圖表,其它的就一律捨棄。


然而我們現在在談的是一般課程的報告,而且還寫在網路部落格中,那麼在這種媒介上我們為何需要圖表?很簡單,以上所有的理由都具備了,而且在這個年代,如果你想要推推自己的文章,一定要有一張能夠代表你的文章主旨的圖片,簡言之就是一張graphic abstract (圖示摘要),否則會很難在快速更新的網路訊息中具有能見度。

所以,就一份寫在網路上的報告來說,你至少需要一張能夠代表這個議題,或與這個議題的主旨與結論相關的圖片或圖表。

接下來我談談排版與採用的原則。我們現在不是在寫未經編輯的論文,所以不需要把所有的圖表都置於文末,反而應該把所有需要圖表插入文字之間。但是那個原則是什麼?叫作「圖隨文走」。也就是說,你看到這張圖片,旁邊就應該要有相應的文字。你看到這段文字,那相關的圖也應該在前頁或後頁。但是網路文章有多麼需要配圖?如果你每寫一兩句就配一張圖,這感覺會非常多餘,除非你認為沒有那張圖讀者就會完全無法理解。

一篇網路文章究竟可以配幾張圖?我認為同學可以自行試著觀察。觀察那裏?所有知名媒體的網路版,還有科學媒體或科學出版社的部落格或首頁。從這些地方大家應該能夠看到專業的出版業對於圖文比例的想法是什麼,同學可以從其中試著摸索那個原則。

最後,如何讓使用在報告中的圖片來源是合法的。事實上很簡單,有三個來源:(1) 自己畫,這個最沒有問題。所以各位要加強繪圖功力的;(2) 使用CC創用的圖片。什麼是CC創用(creativecommons)?請見這個連結中的解釋,它需要有四個授權要素,還有六種授權條款。所以如果同學可以在CC創用的的圖庫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圖,那麼你只要在滿足CC創用的要求下就可以使用那張圖片;(3) 一般學術論文中的圖片,如果已經成為公開資料庫(例如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中的所有電子期刊),那麼文章中的所有附圖就可能滿足CC創用的條件,但如果出版社沒有授權使用,那麼就比較可能有問題。但是一般來說因為你的作業是非營利性的,而且目的在於討論科學資訊,因此使用截下來的圖片插入自己的文章,並加上原出版社的連結(文章或圖片本身),還算是可以被接受的處理。

至於直接把媒體上的版權圖片抓下來上載到自己的部落格,或是有清楚版權宣告的圖片,最好都不要使用以免因為作業而引發事端。

總之,先弄清楚自己為什麼需要圖,然後弄清楚要幾張圖表圖片才能說明事理,確認排版看起來美觀(當然這可能是主觀的),最後弄清楚圖片的合法性。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上普生正課一定要使用課本嗎?

這學期上普生正課,我給學生一個新的挑戰,也就是不一定要買課本。

聽起來很可怕對不對?不用課本是要怎麼上課?

我是這樣想的:
  • 事實上大學的普通生物學在章節的安排次序上和高中選修生物沒什麼兩樣,大多數的大一學在大一上學期不盡然學到什麼新的東西,但是會因為沒有閱讀原文書的經驗,正和普生的英文奮鬥著。如果學生沒有受到好的閱讀引導,那麼最後只會渡過痛苦的英文閱讀陣痛期,但是在知識上並沒有前進多少;
  • 不管是Campbell或其它生物學課本,也都是整理好的東西。但我很少看到那一本課本把生物學每一個分支或學門中「那最重要的問題(fundamental questions)」點出來。多半都是簡單陳述理念,然後就給一堆例子,連假說的形成、倡議者的思想背景也很少著墨。重點是很多例子因為太偏西方世界的經驗(例如北極圈馴鹿的雜交,或是荒漠中的掠食者與獵物族群動態),所以對學生來說很難想像與感同身受。如果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科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非政府組織(NGO)的成員、政策領導者,那麼我們就有必要瞭解課本以外的世界;
  • 普通生物學的課本幾乎沒有文獻來源的引用,所以學生仍然只能由課本上得到一個說法,一種評價,甚至把課本上所說的就當成標準答案。但是很抱歉,生物學明明就不是這樣的科學。因為我們在處理活生生的生命所衍生的科學議題,因此我們隨時要準備面對「昨天的已知在今天馬上過時」的狀況。如果只使用課本,或太倚賴課本的陳述邏輯,我不認為學生會有機會很快地自我組織知識體系,並且看到課本所建構的知識以外的世界。如果是更進階專業學門的課本(例如免疫生物學、演化生物學、遺傳學),其作者通常會引用相當大量的研究文獻,我認為這樣的書籍比較能夠協助學生瞭解重要文獻的角色,並形塑議題的來龍去脈;
  • 多數課本廠商所提供的投影片都很糟糕,很醜,沒有梗,沒有趣,甚至和課本脫節,所以我並不打算使用課本所配備的這些看起來很方便,其實只是讓老師與學生偷懶的配備。
如果沒有課本,會不會不安心?我相信對學生來說是會的。有些人上課一定要抱著一本書才有安心的感覺,但不一定有帶著大腦。帶著一本書上課超重的,但那不必然代表知識的吸收。如果我們是一個基礎科學學系,需要在啟發學生,而不遵循他們早就習慣的學習方式,那就必然要冒一下險。這就好像要學生學著靠自己的平衡感、判斷與技巧過橋,而且還能隨心所欲地來來回回,而不需要攀附著上上下下的安全索,只能讓你從A走到Z

如果沒有課本,我會怎麼上課?

  • 我會使用自己的投影片來說明生物科學的知識發展與架構;
  • 我會使用各種身邊發生的生物科學相關議題,來告訴學生每一個學門在此議題中的角色與輕重;
  • 我會讓學生「喚醒」差點失去的好奇心與動力,從自己有興趣的議題進入,然後再由那個點協助他發展自己的知識網絡,但需要涵蓋生物科學的大多數面相。
那我打算怎麼評量呢?既然如此,學生要做的就是大量的閱讀、分析、發想、寫作與討論。而不只是背誦名詞與練習考古題。而我的角色就是協助他們走過每一個知識探索的步驟,看看他們的耐力,看看他們的進步,還有學習成果的品質。最後我想看到的就是自學的動力,還有養成對知識的品味。如果學生到了學期末以後發現自己為了自己有興趣議題的探索,而讀了這麼多資料,那些資料的集結就會成為他自己寫下的歷史,集合起來就是他自我導引與學習的教材,而不是被老師餵食的餌料了。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普通生物學實驗的理想面貌 - 為什麼我決定不做蛙骨解剖?

幾乎所有的生命科學相關領域學習的普通生物學或動物學實習都會要求學生解剖青蛙,這似乎是一個行之有年不容質疑的課程環節,只要唸生科系,就一定要解剖青蛙,然後最後交一個蛙骨的標本。但是我想請問一下,原來的教學目的是什麼,還在嗎?

解剖學(anatomy)的發展其來有自,在西方文明來說,解剖學的開端其實是出自醫學的需求以及對人體結構的好奇。然而因為解剖人體,以及遺體的來源在西方世界動輒衝撞宗教議題,因此在不同宗教氛圍籠罩下的國度與時代,解剖學的發展就有所不同。

基督教的西歐與北歐並不似羅馬天主教對於解剖遺體有那麼大的全面禁忌,也因此早在13世紀就開始進行。至於英格蘭,直到16世紀,人體解剖還是一項被禁止的施作,直到1752年的Murder Act法案提供了可供解剖遺體的法源,因此解剖學才得以浮上台面成為可以見光的科學與技能 (參見Vernoy, 2012)。

但是人體並沒有那麼容易獲得,所以如果想要瞭解脊椎動物(或近似人體)的結構,非人類動物的解剖就變成一個必須要思索的選擇。雖然在美國的教育界,青蛙的解剖一直到1920年代以後才漸漸地變得比較盛行,但是青蛙的解剖並非到20世紀初期以後才出現在醫學或生物學領域。早在1753-1758之間,奧地利學者August Johann Rösel von Rosenhof (1705-1759)便因為本身對兩生類的熱愛,出版了Historia naturalis Ranarum nostratium一書,其中對於蛙類的骨骼、內臟、神經與血管即有相當清楚的描繪。

當然青蛙的解剖也不完全就是人體解剖的取代品,例如1780年Luigi Galvani (1737-1798)著名的蛙腿電擊實驗中就已經使用了解剖的青蛙肢體,所以青蛙的解剖當然還有其它的研究與教育功能。
但是當動物福利的呼聲進入實驗動物(包含教學用的實驗動物)領域時,情況就不一樣了。有些動保團體就開始呼籲要減量、降低動物的痛苦、或是減少不必要的殺害,甚至認為只要在線上學習即可,根本不需要碰到活體動物。

為什麼我在這學期決定不要做青蛙解剖實驗,我的理由是這樣的:

  • 我認為,任何的教學實驗操作都是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這個深思熟慮是基於學習的需要、學術研究的需要、職場上的需要而訂出來的。但是說真的,在這個年代,在職場上真的需要動刀人有誰?(1) 屠夫、(2) 廚師、(3) 真正的研究人員、還有(4) 獸醫。但是我們有多少學生會進入這些職場?很少;
  • 過去要解剖青蛙是因為需要瞭解脊椎動物的構造,而青蛙經常被當成人的替代品來瞭解臟器位置,還有基本的生理功能(例如心跳),所以在教學上認為有此必要。但我懷疑這種必要性已經消失了。為什麼?因為現在考進來的大學生多數對生物科學沒有想法,認知有限。就算在履歷中自陳很喜歡生物科,但也不表示他認為自己有必要去解剖青蛙,因為他的心頭好可能就只是基因轉殖和癌症醫學,那和解剖就沒什麼很大的關係了;
  • 解剖青蛙當然不只是為此目的服務,比較解剖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但是,我認為對解剖學有興趣,對比較形態學有興趣,對於生物性狀同源性與演化有高度興趣的學生本來就是少之又少。如果他本身就很有興趣,他會自己來找你,請求指導。但如果他沒有興趣,又何苦要求他解剖一隻青蛙,最後變成惡夢或遊戲一場?
  • 絕大多數的學生完全不具備適當抓取動物的經驗與本領,所以對一個小學到高中都被顧得好好的學生來說,你忽然給他一隻黏呼呼的動物,他除了尖叫和大笑以外,我不認為你能夠很快地同時讓他們既有責任感、又有同情心、又尊重動物的犧牲,又能做好那個解剖。就算心理上願意,但是只要做壞了,也會傷心,對學生是很大的衝擊;
  • 如果真的要做,我認為不需要在修課人數這麼多的人來做。我們可以在演化學,在比較解剖學這種人數很少,真的有興趣的學生才加入的課程來說,這樣一來才會真的發揮學習效果,而且在操作(抓取、麻醉、解剖、屍體處理)上做得更細緻。
我並非反對青蛙解剖與蛙骨製作,但如果我們有替代方案,那麼我認為就不需要無故犧牲動物,而且沒有教學效果。做得好的人只是因為手巧,而做得不好的人只覺得一直聞到漂白水的惡臭。如果只是想瞭解構造,可以填圖填出來,看看線上的教學網頁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讓學生碰到動物,我可以讓他們做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得到其它動物的骨骼,我一樣可以達到那個教學目的,而且,對學生來說其實是更有挑戰性的。